安防监控工程是指以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为目的,综合运用技防产品和科技技术手段组成的安防监控系统。它主要包括报警、通信、出入口控制、防爆、安全检查等设施和设备。
具体地讲,安防监控工程就是:以安全监控为目的,将具有防入侵、防盗窃、防抢劫、防破坏、防爆炸功能的专用设备、软件有效组合成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一个具有探测、延迟、反应综合功能的技术网络。
安防监控工程是人、设备、技术、管理的综合产物。在讲到安防监控工程时不能不说风险等级、防护级别和安全防护水平这三个概念。
(1)风险等级:指存在与人和财产(被保护对象)周围的、对他(它)们构成严重威胁的程度。这里所说的威胁,主要是指可能产生的人为的威胁或风险。
被保护对象的风险等级,主要根据其人员、财产、物品的重要价值、日常业务数量、所处地理环境、受侵害的可能性以及公安机关对其安全水平的要求等因素、综合确定。一般分为三级:一级风险为最高风险,二级风险为高风险,三级风险为一般风险。
(2)防护级别:指对人和财产安全所采取的防范措施(技术的和组织的)的水平。防护级别的高低,既取决于技术防范的水平,也取决于组织管理的水平。
被保护对象的防护级别,主要由采取的综合安防防范措施(人防、物防、技防)的硬件、软件水平来确定。一般也为分三级,一级防护为最高安全防护,二级防护为高安全防护,三级防护为一般安全防护。
重要场所的风险等级和防护级别的具体划分办法,公安部制定的相关的技术标准,例如:《银行营业场所风险等级和防护级别的规定》、《文物系统博物馆风险等级 和安全防护级别的规定》、《军工产品储存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级别的规定》等等。各有关单位参照标准,按照程序进行划分就可以了。技防工程从业单位在进行安 防监控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风险等级和防护级别的标准进行技防工程的设计和施工,使被保护的对象达到安全防护的要求。
(3)安全防护水平:指风险等级被防护级别所覆盖的程度,即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程度。
安全防护水平是一个难以量化的定性概念,它既与安防监控工程的功能、可靠性、安全性等因素有关,更与系统的维护、使用、管理等因素有关。对安全防护水平的正确评估,往往需要在工程竣工验收后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运营,才能做出评估。
(4)风险等级和防护级别的关系:一般来说,风险等级与防护级别的划分应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各风险的对象应采取高级别的防护措施,才能获得高水平的安防防 护。如果高风险的对象采用低级别的防护,则安全性必然差,被保护的对象很容易发生危险;但如果低风险的对象又使用高级别的防护,安全水平当然高,但这种工 程就会造成经济上的浪费,这也是不可取的。